一、如果离婚抚养权归谁
在处理离婚案件中,关于未成年人抚养权问题的归属评估,往往需依据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,包括但不限于孩子的年纪长度、父母双方在抚养期间的照料实力和物质条件、以及孩子个人意愿的表达等等。譬如,在两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抚养权问题上,我们通常主张让母亲照顾,除非母亲自身存在严重健康问题或其他不适宜抚养孩子的情况。而对于2至8岁之间的儿童,我们将充分斟酌双方的经济能力、日常陪伴孩子的时长及家庭教育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。
此外,随着孩子进入八岁乃至更高年龄段,他们自己的愿望往往会被高度重视并赋予相应的决定权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八十四条
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,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。离婚后,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,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。
离婚后,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、教育、保护的权利和义务。
离婚后,不满两周岁的子女,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。已满两周岁的子女,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,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。子女已满八周岁的,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。
二、如果离婚财产分割该如何进行
离婚财产分割需依据《民法典》等相关法律规定。首先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,一般包括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等。分割时一般遵循平均分割原则,但双方可协商达成不同分割方案。若一方存在过错,如重婚、虐待等,无过错方可请求适当多分。对于婚前
三、离婚财产分割方式有哪些
离婚财产分割方式主要有两种:协议分割和诉讼分割。协议分割即夫妻双方协商一致,将共同财产以约定的方式进行分配,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,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。诉讼分割是在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,由一方提起诉讼,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一般会先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认定,包括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等,以及生产、经营、投资的收益等。同时,也要考虑婚前财产、婚后赠与等特殊情况。例如,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属于个人财产,不应参与分割。总之,具体的分割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。
离婚案中,未成年人抚养权评估综合多因素:孩子年龄、父母抚养能力、经济条件及孩子意愿。两岁下倾向母亲,除非不宜。2至8岁考量经济、陪伴与教育环境。八岁以上,孩子意愿受重视,影响决策。